|
國內運動醫學市場方興未艾,本土企業加速國產替代前言 隨著人們對于運動與健康領域的重視程度逐步加大,運動醫學潛在市場需求端不斷增加;而在骨科器械被納入集采的大背景下,骨科廠家原始利潤下降,紛紛尋找轉型機會,運動醫學目前作為唯一沒有被納入集采的骨科器械,成為熱門選擇,在需求端和供給端的雙重加持下,運動醫學已成為骨科增長最快的細分領域,未來隨著運動醫學手術在更多的醫院和城市的普及,預計未來仍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除了高增長外,運動醫學的另一大特點就是進口壟斷,2017年,國內運動醫學市場國產占有率不足2%,國產替代空間巨大。目前國產企業包含德美醫療、天星醫療、凱利泰等均對運動醫學細分領域展開布局。高增長、廣闊的國產替代讓骨科產業、投資市場對運動醫學有了很大的想象空間。近幾年運動醫學賽道逐漸火熱,投融資和并購活動活躍;產業基金及創投基金對該賽道持續加碼,期待能夠發掘未來國內運動醫學市場上的優質標的。 本篇文章參考網絡公開信息與業內專家訪談,對國內運動醫學細分賽道潛力和相關公司進行分析,分享下我們的研究供大家做行業參考。 目錄 正文 一、運動醫學行業概述 1 運動醫學概述 基礎概念 運動醫學是醫學與體育運動相結合的一門基礎和臨床多學科綜合性應用的醫學學科,主要診治與運動有關或影響運動的骨與關節、肌肉、肌腱、韌帶、軟骨、滑膜等損傷,與骨科、康復醫學、運動學、材料科學、生物力學和內鏡微創技術等關系密切。 運動醫學源于骨科,但運動醫學更關注與運動相關的損傷, 在發病規律、診斷和治療原則、預后等方面又與普通創傷骨科有所不同,為了更好地處理運動性損傷,運動醫學從骨科中分離出來。現階段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上海第六人民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等大型三甲醫院中,運動醫學手術量已達到300-500臺。運動醫學已經逐漸從骨科剝離出來,形成專門的科室。 發展歷程 1955年,全國各體育學院與醫學院陸續建立起運動醫學教研室,開啟了中國運動醫學發展的篇章。 1978年,中國運動醫學會成立,并于1980年加入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 2007年,隨著北京奧運會成功申辦及后續的籌備,中華醫學會的運動醫學分會正式成立。 2019年,中國醫師協會運動醫學醫師分會在北京成立,此后全國各地醫學會與醫師學會的運動醫學組織相繼成立,推動了運動醫學在全國各地的整體與快速發展。 2020年,瑞金醫院、上海六院、北京三院等大型三甲醫院把運動醫學從骨科單獨劃分,而年手術量超過300臺的醫院也在考慮單獨劃分運動醫學,關節、創傷等專業醫生也開始從事運動醫學。 市場規模 2021年全球運動醫學市場規模預計在70億美金左右,整體市場穩健增長,相比起2015年,復合增長率為4.8%。而中國運動醫學市場雖然發展較晚,規模小,但市場增速迅猛。2021年中國運動醫學市場規模約為40億人民幣,復合增長率超過23%。 2 運動醫學產業鏈 從產業鏈看,運動醫學行業的上游為原材料供應商,中游為運動醫學產品及耗材制造商,下游主要為運動醫學產品流通及終端醫院。 1)上游:包括植入與非植入耗材,生產加工工藝為上游廠商的核心競爭力。 植入耗材對強度、生物相容性、可加工性、力學相容性、耐磨性等均有較高要求,臨床使用的植入耗材經歷了從金屬逐步到無機非金屬、高分子、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發展過程,且材料的更迭仍在持續。隨著材料的演變,其價格逐漸升高,但對應可選擇的供應商數量逐漸減少。植入耗材對產品的安全性要求較高,目前國內的優質原材料供應商數量較少,核心關鍵材料仍以進口為主。以PEEK材料為例,其上游材料價格昂貴,目前國內仍被威格斯等進口廠商壟斷,上游供應商的話語權較強。 2)中游:醫療器械供應商,高值耗材為海外醫療器械廠商所壟斷。 臨床使用的醫療器械中,關節鏡系統為基礎設備,帶線錨釘、界面螺釘、帶袢鈦板、人工韌帶等為主要的植入耗材。由于國內運動醫學領域起步較晚,廠商多處于產品線布局階段,目前市場以施樂輝、強生、史賽克、銳適等進口廠家為主,未來可見國產替代的趨勢。由于中游廠商數量較多,且預計未來將陸續有國產商業化產品,因此后文將著重介紹已在國內取得運動醫學相關資質的頭部廠商。 3)下游:藥械流通企業以及終端醫院,降本增效為藥械流通環節的核心競爭力。 骨科產品較為復雜,產品類型型號繁多,且臨床醫生通常有多元化需求,因此目前業內以經銷模式為主。由于藥械流通行業集中度高,與藥品相比,高值耗材領域的兩票制仍處于早期。隨兩票制和器械集采等政策的逐步落地,藥械流通企業的降本增效能力將決定其競爭優勢。 3 運動醫學宏觀政策導向 早在2014年的《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中,運動康復領域就已被劃上重點:“大力發展運動醫學和康復醫學,積極研發運動康復技術,鼓勵社會資本開辦康體、體質測定和運動康復等各類機構。” 近年來,各相關部門更是相繼出臺有關政策,大力支持運動康復產業發展,鼓勵集團化、連鎖化康復醫療中心及護理中心的成立,全面打造“治療—康復—長期護理”為一體的康復服務鏈條。 但由于行業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目前國內關于運動康復方面的醫保政策尚不完善。運動康復在醫保報銷范圍內項目較少,主要以自費為主,高昂的治療費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患者需求釋放,制約市場增長。 總體來看,我國對于運動康復行業發展持“大力鼓勵”態度。未來隨著醫保政策體系的不斷完善,患者所承擔的成本費用降低背景下其需求將逐步釋放,我國運動康復行業也將實現高速增長。 4 集采對運動醫學高值耗材的影響 按照“十四五”時期全民醫療保障發展的主要目標,到2025年,各省高值耗材的集采品種將超過5類(包含國家和省級帶量采購)。2020年1月1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第一批國家高值醫用耗材重點治理清單》的通知,首批18個品種中,骨科和心血管介入耗材占據較大比重,成為兩大重點監控種類。到2021年,我國已經開展的大型醫用耗材集采共涉及9大領域,其中骨科的中的重點品類為人工關節與脊柱。整體來看,帶量采購呈現出入圍品種不斷增多、集采規則不斷完善、覆蓋地區不斷擴大的穩步推進態勢。 作為骨科的細分領域,運動醫學目前整體市場需求較小、國產化率低下,承受集采壓力較小,但隨著骨科類集采力度的加大和相關耗材的國產化率不斷提高,預計未來2-3年內,運動醫學相關耗材也將逐步受到集采影響,且現階段已現端倪。例如,2021年4月,江蘇6市已將帶線錨釘納入集采名單;2021年11月,河南省洛陽市將帶線錨釘納入集采范圍。由此判斷,未來運動醫學的集采將以用量較大的基礎植入耗材為開端,如錨釘類、縫合線、鈦板等。 二、主要醫療器械的競爭格局 1 整體競爭格局 運動醫學手術主要按照損傷部位劃分為膝關節,肩關節、髖關節和其他小關節,其中膝關節和肩關節的植入耗材在運動醫學手術占比約為98%,屬于運動醫學領域的主導手術。膝關節手術主要包含交叉韌帶重建和半月板修復,而肩關節主要為肩袖及盂唇損傷修復。運動醫學手術中所需的醫療器械分為設備與耗材,其中設備主要為關節鏡手術系統,約占整體市場40%,而剩余的60%為帶線錨釘、界面螺釘、帶絆鈦板等醫療耗材。 盡管中國運動醫學市場發展迅速,但由于進口產品發展時間長,產品性能高,目前中國市場仍處于被施樂輝,強生,銳適等進口大廠壟斷的狀態,國產廠家的市場占有率僅有7%左右。相比起進口品牌,國產廠家因技術壁壘、產品研發、對市場認知不足等問題,發展較為緩慢。其中,因運動醫學耗材相比設備的研發難度更低,且市占率高達60%,許多初入運動醫學的國產廠家均以耗材產品切入,打開運動醫學市場。 運動醫學設備主要包括關節鏡手術系統和關節鏡手術耗材。與耗材類似,關節設備與耗材均被進口企業所壟斷,2021年施樂輝市場占有率超過50%,緊隨其后的是銳適、強生及其他進口品牌,國產品牌的市占率僅有不到10%。 本篇報告將按照運動醫學設備和耗材的分類逐一分析,其中運動醫學耗材主要聚焦于膝關節術式和肩關節術式所需耗材。 2 設備-關節鏡手術系統 關節鏡設備 關節鏡系統主要包括數字化攝像系統、氙燈冷光源系統、關節鏡、動力刨削系統、沖洗灌注系統、等離子射頻汽化儀、手術器械、圖像處理系統、手術支架系統等。因關節鏡系統涉及的設備分工各不相同,研發成本高,目前僅有施樂輝和銳適兩家進口公司可提供成套的完整關節鏡系統。國產廠家在整體解決方案上較為薄弱,目前部分公司在研攝像、動力、或等離子等單一功能的產品,部分設備供應商達成合作,業內存在動力設備公司購買影像設備公司的設備后進行貼牌銷售的情況。雖然凱利泰、德美、天星等國產廠家表示可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但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業內暫未出現完全自研的全套設備國產廠家,大多為貼牌合作的銷售模式。 其中關節鏡的攝像系統中國產廠商如邁瑞醫療、凱利泰等均已推出清晰度達到4K設備,成像質量與進口廠商并無明顯差距,但在耐久度和耐高溫高壓的能力方面較進口廠商略差,圖像的細膩度和反光質量差距較大。動力系統中國產廠家西山科技發展較快,產品在轉速等關鍵指標表現良好。射頻系統方面,杰西與施樂輝搶占了超過50%的市場份額,2014年杰西被施樂輝收購合并,之后施樂輝的產品線涵蓋了等離子消融和低溫氣化兩種技術產品線;國產廠家方潤醫療的設備運用等離子消融技術,在波形、電壓穩定性方面較優。手動操作系統目前被進口廠商所壟斷,暫無大規模的國產廠商出現。 關節鏡耗材 關節鏡耗材主要為關節鏡手術使用的一次性刨刀,雖然進口廠家關節鏡耗材的市占率還處于壟斷地位,但目前關節鏡耗材市場國產替代現象已逐步顯現。進口廠家因進入運動醫學領域較早,設備鋪設率高,國產廠家很難推翻進口廠家已有的醫院布局,但通過研發適用于各個進口廠家設備的耗材,國產廠家可以搶占進口廠家的市場份額,擴大市占率。因進口品牌的刨刀刀頭設計各不相同且價格較高,國產廠家以適配于多個進口廠家設備的產品線和高性價比切入市場,快速發展。目前國產刀頭與進口相比鋒利度已無明顯差別,但在產品結構、操控性、手感等方面還待持續改善。 未來發展趨勢 (1)隨著未來競標政策的影響,國產品牌更為靈活,可以通過交叉銷售,合作打造整體方案,加速國產替代進度。 (2)關節鏡刀頭耗材目前在待集采目錄中,未來有一定的可能性進入集采。 (3)在耗材進入集采的大背景下,未來更多的廠商會考慮設備研發,打造完整的一套式關節鏡手術設備,更多的市場玩家將進入市場,關節鏡設備價格在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可能進一步降低。 3 耗材-膝關節 (韌帶部位) -界面螺釘 產品概述 界面螺釘為膝關節韌帶手術的常用耗材,主要在近股端用作擠壓釘。目前主要有金屬、PEEK以及可吸收三種材料,其中PEEK已代替金屬成為主流材料,可吸收材料由于力學強度低,有松動、炎癥等風險,臨床使用相對較少。 頭部公司產品對比 國內界面螺釘市場目前以進口廠商為主導,主流的大型三甲醫院均以進口產品為主,主要廠商包括施樂輝、銳適和強生,目前國產廠商以銳健醫療、北京天星和德美醫療為主。目前國產廠商在產品性能、質量上與進口產品并無明顯差異,價格方面,由于國產產品推出時間較晚,在部分區域其醫院掛網價略高于進口產品,但二者的出廠價并無明顯差異。 未來發展趨勢 (1)膝關節為運動醫學領域的重要手術部位,界面螺釘在近股端固定的需求量龐大。目前國內與進口廠商在生產制造工藝上可達相同水平,因此國內廠商通常由膝關節植入耗材切入市場。隨著國內廠商產品的不斷更迭,目前界面螺釘為植入耗材中國產替代趨勢最明顯的產品之一。 (2)界面螺釘在現階段暫時不受集采政策影響,但隨著國產化率不斷提升,國產產品市場份額逐步增加,作為膝關節手術中的主要耗材之一,不排除其未來進入集采名單的可能性。 4 耗材-膝關節 (韌帶部位) -帶袢鈦板 產品概述 帶袢鈦板在骨科重建術中用于固定肌腱和韌帶,產品為一塊尺寸標準為4mm*12mm的金屬板搭配縫線,在臨床多用于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手術中作股骨端固定,也有部分用于肩鎖關節脫位和踝關節下脛腓聯合等手術。根據產品類型的不同,一般分為固定式帶袢鈦板和可調試帶袢鈦板,固定式指鈦板中間的線環長度和直徑為固定的,而可調式指鈦板中間的線環在手術過程中可由術者操作進行收縮。固定式帶袢鈦板縫線一般分為編織和非編織,可調式帶袢鈦板縫線一般屬于纏繞式縫線,與帶線錨定中的縫線不同,且鈦板中間的線環與兩端的拉線,在粗細、材料和工藝上也有明顯區別。 固定式帶袢鈦板需要術者在手術過程中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骨道打孔的深度和直徑計算,而可調試帶袢鈦板能夠幫助術者在手術過程中直接進行骨道打孔,免去了計算要求,因此降低了手術操作難度,同時可調式帶袢鈦板可以使得骨道內的移植物更多,因此對患者的后期恢復也更有利,但固定式帶袢鈦板具有更好的固定長度優勢。 頭部公司產品對比 目前市場以進口廠家為主導,主要包括施樂輝、強生和銳適。固定式帶袢鈦板于上世紀90年代由施樂輝率先提出,屬于行業內股骨端固定的“金標準”,后續強生推出的可調式帶袢鈦板搶占了部分施樂輝的固定式帶袢鈦板市場份額,目前兩家公司均有固定式和可調式產品。國產廠家以銳健醫療、北京天星、德美醫療等為主,該類廠家推出的第一款產品多以適用于用量較大的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手術為主,同時各廠家會根據自身資源來判斷推出固定式或可調式帶袢鈦板。 無論是進口廠家還是國產廠家,金屬板的材質和尺寸基本無差異,產品主要的區別在于縫線強度上,對于縫線的抗拉力是術者主要的考量因素。 從產品價格上來看,可調式帶袢鈦板一般為12000-13000元,而固定式帶袢鈦板一般低于10000元,整體國產廠家的價格與進口廠家并無明顯差異,部分產品甚至高于進口產品。 未來發展趨勢 (1)由于部分廠家會外采縫線,因此國內部分企業未來可能會以發展縫線制造為主。 (2)帶袢鈦板在膝關節的應用目前已經較為成熟,但在肩關節和踝關節中的部分術式中應用較少,待對應術式逐步受到市場認可后,可能會有更多的需求。 (3)由于國內廠商目前的產品以膝關節為主,且鈦板研發壁壘不高,因此國產替代的方向也將從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手術中逐步開始。 5 耗材-膝關節 (韌帶部位) -人工韌帶 產品概述 運動醫學領域中,前交叉韌帶(ACL)損傷為常見的膝關節疾病之一,關節鏡下的ACL重建術可通過韌帶重建實現運動功能恢復的目的。術中使用的韌帶材料可分為同種自體韌帶、同種異體韌帶以及人工韌帶三種,目前國內以自體韌帶為主流治療手段,據業內專家估計,市占率接近90%。 自體韌帶從患者的自體組織取材,相容性良好,無需擔心免疫排斥、傳播疾病等風險。對于自體肌腱足夠的患者而言,為目前首推的治療方式,但患者術后短期內無法進行劇烈運動,需要長達1年的恢復期,且重建后活動期望值相對較低。 異體韌帶從尸身取材,目前僅有北京運康等個別國內公司獲批供給。異體韌帶產品本身的安全性較高,但來源稀少導致其價格高于自體韌帶,對患者來說同樣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恢復期,且可能有排斥反應等潛在風險。 人工韌帶是一種不可吸收的植入耗材,其內部結構與人體正常的韌帶纖維結構相似。人工韌帶通常僅需約3個月的恢復期,但其在國內的滲透率遠低于自體韌帶,主要原因包括:1)價格偏高,在不考慮醫保的情況下,人工韌帶價格超過3萬元,而自體韌帶的費用可降至1-2萬元,目前臨床上主要將人工韌帶推薦給有盡早康復需求且支付能力較高的患者使用;2)市場教育與宣傳不足;3)對臨床醫生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因此現階段人工韌帶的使用范圍仍局限于大型三甲醫院,相比縫線、錨釘等其他耗材而言滲透率更低。 頭部公司對比 早在2003年10月,LARS便獲得國家藥監局頒發的《醫療器械注冊證》,LARS產品自進入中國市場至今,在產品技術層面都一直占據領先身位。2003-2007年,柯思摩為LARS的注冊代理商,2013年LARS國內代理更換為萬潔天元,2016年LARS國內注冊代理變更為捷通康諾。 由于人工韌帶利潤空間較大,國內包括利格泰等器械廠商、萬潔天元等代理商在內的多家公司均在加快人工韌帶產品的研發。由于人工韌帶對縫線的強度、拉力、韌性、耐久性等性能,以及編織技術與清洗工藝有一定的要求,目前國內涉足此領域的多為運動醫學領域頭部植入耗材廠商。據了解,目前利格泰的人工韌帶產品已完成臨床試驗,為國內研發進度最快的廠商,預計產品研發成功后將在價格端形成優勢。 未來發展趨勢 (1)受價格與市場教育等多方面影響,人工韌帶的用量始終與自體韌帶有大幅差距,未來隨著運動普及與市場教育,預計人工韌帶用量將持續提升,另一方面,若國內能有成功商業化的產品,人工韌帶領域競爭趨于激烈,價格競爭將利好患者,可能進一步促進人工韌帶的臨床使用。 (2)目前尚無國內自研人工韌帶產品上市,短期內國內人工韌帶整體銷量能否完全達到集采預期尚待觀察。 6 耗材-膝關節 (半月板部位) -半月板修復系統 產品概述 以盡可能保留半月板的結構,以最大限度地維持半月板對膝關節的保護功能,是半月板修復手術的目的。半月板修復系統為全內半月板修復手術的主要耗材,每個半月板修復系統裝有一套內植物,包括錨釘和縫線。 根據手術縫合方向,半月板縫合方法主要分由外向內( Outside-in)、由內向外( Inside-out)和全關節內 (All-inside)三類,目前根據損傷部位適用情況、手術操作難度、創傷面積、手術風險等因素,全內半月板縫合技術為最理想的半月板修復技術。 頭部廠家對比 不同廠家產品差異主要體現在植入物大小、操作性、產品樣式和系統激發性上。其中操作性主要體現在手術過程中縫合時的操作難度上;產品樣式主要體現在產品的外形上,如施樂輝的產品主要為筆式,強生的產品主要為槍式;系統激發性主要分為主動激發和被動激發,目前進口廠家推出的二代產品為主動激發包括施樂輝的FastFix360和強生的TrueSpan,而國內廠商的首款產品基本以主動激發產品為主。從市場的適用情況來看,由于主動激發產品更能方便術者完成植入物的操作,因此主動激發的半月板修復系統目前也成為主流。 國產廠商的半月板縫合系統設計主要基于施樂輝產品的二次研發,從整體操作性來看,國產品牌與進口品牌的差距不大,差距主要體現在系統激發性的順暢度上。 從產品材質上來看,無論是國產廠商還是進口廠商,目前基本都以PEEK材質為主。 從產品價格上來看,進口廠商中強生的入院價格最高,銳適由于整體操作性較低且無推出二代主動激發產品,在價格上略低于其他廠家。國產廠家價格整體與進口廠家無明顯差異,基本可以對標施樂輝最新代產品的價格。 半月板修復系統競爭格局 國內半月板修復系統市場以施樂輝、強生、銳適三家進口廠商為主導,而整體國內廠家市場份額較小,主要廠家包括北京天星、銳健醫療和德美醫療。 國產廠商的市場份額相對較低,主要有以下原因:1)由于國產廠商整體進入半月板修復系統領域時間相對晚于進口廠商,因此進口廠商擁有更好的先發優勢;2)進口廠商大多為綜合類醫療器械廠商或骨科類專業廠商,整體發展歷史悠久,在對應專業領域擁有更強的研發實力,其產品也在運動醫學市場較大的歐美市場完成了市場驗證,因此也能更加受到院方和術者的認可。 發展趨勢 雖然國產廠商較晚進入市場,但目前產品性能和價格已與進口廠商無明顯區別,未來隨著國產廠商產品不斷迭代,加上進口廠商可能受到集采和醫保控費的雙重壓力情況下,國產廠商也將會延續其他骨科類高值耗材的發展歷程,擴大市場份額,逐漸實現國產替代。 7 耗材-肩關節 -帶線錨釘 產品概述 帶線錨釘通過縫針將線穿過軟組織,并打結將軟組織固定在錨釘上,即骨表面。目前錨釘材料以鈦合金、PEEK和可吸收的多聚乳酸為主,縫線部分以超高分子聚乙烯為主。其中可吸收錨釘價格最高,其次是PEEK錨釘,金屬錨釘最為便宜,價格只有PEEK錨釘的一半。目前市面上的帶線錨釘主要為PEEK材質。 目前生產帶線錨釘的國外企業共4家,施樂輝、銳適、強生和巴奧米特,除巴奧米特外其他三家都具有多種材料系列,而國內雖然有大量企業產品注冊成功并獲批,但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僅有銳健,天星醫療及德美醫療可以實現量產且有一定的訂單產生。 頭部公司產品對比 帶線錨釘的釘體技術壁壘較低,國產廠家已實現產品研發,目前國產的帶線錨釘主要為PEEK材質,價格普遍比進口錨釘低20%左右,性價比高,但在釘體穩定性和細節考究方面離進口產品差距較遠。 未來發展趨勢 (1)目前帶線錨釘的縫線編制技術較高,編制機器僅有部分美國及德國廠家生產,國內運動醫學廠家多為外采,后續考慮到成本因素,國產廠家逐步會傾向于自研發展。 (2)未來國產廠家將更注重錨釘形狀的優化,依靠溝通優勢,快速解決客戶訴求,更新產品,使產品更加適合中國醫療的習慣,實現真正的國產替代。 (3)目前江蘇醫保已經將帶線錨釘列入醫保集采名單,而河南也已經將帶線錨釘列入重點治理清單,未來帶線錨釘被列入醫保清單將為大趨勢。 三、運動醫學頭部公司 1 頭部公司產品線、 進入運動醫學領域方式 運動醫學頭部公司的產品線(僅包含已注冊上市產品)對比如下: 整體來看,進入運動醫學領域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骨科公司業務拓展 凱利泰作為脊柱龍頭企業,通過自主研發、投資利格泰等公司進入運動醫學領域,并涉及多種產品的研發生產;類似地,受骨科帶量采購的影響,傳統骨科龍頭威高骨科與大博醫療也于近年轉向運動醫學,其產品申請已獲批,但尚未有大規模銷售。 主要公司: 凱利泰 成立于2005年,并于2012年6月在創業板上市(300326),公司骨科產品線從成立之初的單一脊柱產品,到覆蓋骨科創傷類、脊柱類、關節微創等多領域的骨科醫用高值耗材產品線。此外,以關節鏡手術系列產品為切入點,重點發展運動醫學領域骨科微創產品。另外公司于2021年4月宣布增資利格泰,增資完成后,公司將持有利格泰6.178%的股權,而利格泰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專業從事運動醫療器械、生物醫學材料研究開發和生產銷售的高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提供運動醫學產業的整體解決方案,主要產品包括關節鏡系統、刨削系統、肩膝關節鏡等。 初創自研 目前市占率最高的國內公司有杭州銳健、北京天星、德美醫療等,均為新興初創公司,除龍頭公司外,運怡醫療同樣為自研企業,多種產品于2020年成功獲批上市,目前仍處于擴張階段。 主要公司: 銳健醫療 成立于2010年,公司研發、運營、市場銷售管理團隊80%以上人員來自強生、施樂輝、美敦力等全球知名醫療器械公司。公司目前擁有運動醫學領域全系列產品線,包括肩、膝、鎖骨、肱二頭肌、髖關節與足踝、髕股關節、肘關節與手腕關節的解決方案,覆蓋了設備、工具、耗材、植入物、生物制品等品類。2021年8月公司獲得祥峰資本,毅達資本等機構近億元A+輪融資。 北京天星 成立于2017年,公司已有PEEK內外排錨釘、金屬錨釘、全縫線錨釘、固定袢板、可調節袢板、PEEK帶鞘界面螺釘、半月板全內縫合系統、半月板雙針、刨削動力系統、刨刀、磨頭、膝/肩關節手術器械、肩關節多功能固定支架等100多種產品通過了NMPA(國家藥監局)的批準上市。2022年1月公司獲得奧博資本,3W Partner等機構數億元B輪融資。 德美醫療 成立于2015年,公司圍繞新材料和微創技術兩大運動醫學核心領域,產品線覆蓋臨床常用耗材、手術所需各種器械、關節鏡設備等,可滿足肩膝等運動醫學常見病、多發病的關節鏡下及開放手術需求。公司核心產品包括自主研發的高分子聚乙烯縫合線、各種型號和材質的帶線錨釘、帶袢鈦板、半月板縫合系統等十余種運動醫學產品,公司2017年和2018年收入約為300萬元和2000萬元。2021年2月,德美醫療宣布完成近1.5億元融資,由鼎暉投資領投,啟明創投和博行資本跟投。 并購 國際運動醫學龍頭強生分別于1998年收購Depuy,2011年收購Synthes,補充其運動醫學產品線;類似地,施樂輝也通過持續的自研與外延并購提高自身競爭力,2014年公司收購ArthroCare,豐富其在射頻以及肩關節治療相關產品線。 主要公司: 施樂輝 公司于1993年進入中國至今,已經在上海、北京、廣州、成都、沈陽五地設立辦事機構。2014年施樂輝收購合并杰西醫療,開辟等離子射頻設備,在射頻設備的市占率增加到50%以上。目前,公司在中國已有2家工廠生產骨科和先進傷口護理產品,供應中國和全球市場,公司整體中國市場占有率約50% 。 Depuy&Synthes (強生) 成立于1886年,是全球最具綜合性、業務分布范圍廣的醫療健康企業之一,業務涉及醫療器材、制藥和消費品三大領域。總部位于美國新澤西州新布侖茲維克市,在全球60個國家地區擁有260多家運營公司,全球員工超過13萬人,2020年全球營收達826億美元,全球研發投入達122億美元。強生的骨科業務來自旗下子公司DePuy Synthes(由收購后的Depuy和Synthes合并而來),以提供在關節重建、創傷、脊柱、運動醫學、頜面以及動力工具和生物材料等領域的服務方案,在全球骨科市場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在中國市場占有率約20% 。 LARS 成立于1992年,總部位于法國,是一家專業醫療器械研究制造商并且專注于骨科外科手術方面的人工韌帶,1998年公司開始加大研發力度,致力于研發出一種具有生物活性的韌帶,人體纖維原細胞可粘著于并長入植入的人工韌帶纖維,2004年其人工韌帶成為法國政府衛生部唯一認可的人工韌帶產品。約在2018-2019年,法國公司創始人有意對外出售LARS的消息不脛而走,在業內引起不小轟動,國內包括骨科廠商及代理商在內的多家公司曾與LARS洽談收購事宜,據悉2021年LARS被華杰瑞眾收購。 2 國內投融資事件 整體來看,近年來中國骨科耗材領域投資活動頻繁,不管是傳統綜合型骨科廠商還是新興醫療耗材廠商都在進行相關管線產品的布局,而這一趨勢主要是由于國內廠商逐漸從技術壁壘低的傳統骨科類耗材轉向技術壁壘高、國產化率低的高值耗材研發,包括手術機器人、人工關節、關節鏡設備等。 結語 未來隨著運動醫學在國內骨科領域市場份額的逐漸提高以及相關產品的應用逐漸受到術者和患者的認可,國內廠商在運動醫學領域的布局將變得更加頻繁,因此預計未來運動醫學領域高值耗材的國產替代進程也將逐步加速。行業整合方面,未來隨著中國運動醫學市場逐步走向成熟,與國際市場類似,頭部企業將逐步傾向以并購為手段拓展自身產品線。 參考資料: 1.《運動醫學專題(一)——植入物領域市場現狀及前景分析》、《運動醫學專題(二)——產業鏈市場調研分析》,北拓資本 2.《紅日初升——運動醫學研究之一:行業概覽》,國金證券 3.《2021年中國骨科器械行業研究白皮書》,頭豹研究院 4.《運動康復、有望快速發展,健康中國行動2022工作要點發布》,ife 5.《醫療耗材大盤點,2022哪些耗材將加入集采大軍》,醫療器械創新網 6.《醫藥行業之骨科運動醫學專題報告——行業方興未艾,國產替代開啟》,西南證券 7.《半月板縫合全內技術解讀》,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萬醫生 來源:云湖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