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關于印發“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的通知时间:2022-03-17 【转载】 阅读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教育廳(教委、局)、科技廳(委、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財政廳(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委、局)、退役軍人事務廳(局)、市場監管局(廳、委)、廣播電視局、體育行政部門、醫保局、中醫藥局、殘聯,各銀保監局: 為貫徹落實全國老齡工作會議精神,協同推進健康中國戰略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不斷滿足老年人健康需求,穩步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促進實現健康老齡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我們制定了《“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各地、各部門工作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國家衛生健康委 教育部 科技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財政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退役軍人事務部 市場監管總局 廣電總局 體育總局 國家醫保局 銀保監會 國家中醫藥局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2022年2月7日 “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也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窗口期,促進健康老齡化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為協同推進健康中國戰略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不斷滿足老年人健康需求,穩步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等要求,制定本規劃。 一、規劃背景 (一)“十三五”時期取得的主要成就 “ 十三五”時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衛生健康等部門砥礪創新,積極推進老齡健康事業,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為進一步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健康中國行動老年健康促進行動全面啟動,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包括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六個環節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初步建立,醫養結合穩步發展。老年健康與醫養結合服務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老年人基本醫療保障進一步加強,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順利推進,老齡健康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智慧健康養老、中醫藥養生養老、森林康養等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科技助推老齡健康事業發展的動力強勁。截至2020年底,全國設有1個國家中心和6個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2642個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有老年醫學科,設有安寧療護科的醫院510個,全國安寧療護試點擴大到91個市(區),兩證齊全(具備醫療衛生機構資質,并進行養老機構備案)的醫養結合機構達到5857家,床位數達158萬張。2020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提高至77.9歲。老年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明顯,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二)“十四五”時期的形勢挑戰 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規模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十四五”時期,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將進一步加深,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將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增齡伴隨的認知、運動、感官功能下降以及營養、心理等健康問題日益突出,78%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種以上慢性病,失能老年人數量將持續增加。相比老年人的健康需求,與健康老齡化相關的機構、隊伍、服務和政策支持不足。老年健康促進專業機構缺乏,老年期重點疾病防控力量薄弱。老年醫療衛生機構發展不充分,康復醫院、護理院、安寧療護中心數量嚴重不足,存在較大的城鄉、區域差距;醫療衛生機構的老年友善程度不高,老年人就醫體驗有待改善;老年醫學及相關學科發展滯后,老年綜合評估、老年綜合征管理和多學科診療等老年健康服務基礎薄弱;老年健康服務人員尤其是基層人員缺乏,老年人居家醫療以及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能力亟待加強;醫養結合服務供給不足,居家、社區醫養結合發展不充分;老年健康保障機制尚不完善,穩定的長期照護費用支付機制尚未全面建立。 (三)“十四五”時期的發展機遇 “十四五”時期,低齡老年人比重增加,老年人受教育水平提高,健康需求日益旺盛,健康產品和服務消費能力不斷增強。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大部署,為實現健康老齡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我國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為實現健康老齡化提供了一定的物質基礎。國家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深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為實現健康老齡化提供了有利發展環境。我國促進健康老齡化的制度安排不斷完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深入推進,疾控體系改革不斷深化,醫療衛生領域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人工智能應用日益深入,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持續推動健康老齡化具備多方面優勢和條件。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落實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要求,堅持新時期衛生健康工作方針,從提高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水平出發,以滿足老年人對健康的基本需求、兼顧多層次和多樣化需求為目的,以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大力推進老齡健康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深入開展老年健康促進行動,持續發展和維護老年人健康生活所需要的內在能力,促進實現健康老齡化。 (二)基本原則 1.健康優先,全程服務。堅持健康至上,以老年人健康為中心,提供包括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等在內的老年健康服務。 2.需求導向,優質發展。以老年人健康需求為導向,優化供給側改革,推動老年健康服務高質量發展,增量與提質并重。構建優質高效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大醫養結合服務供給,促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深度結合。 3.政府主導,全民行動。發揮政府在促進健康老齡化工作中的主導作用,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構建多層次、多樣化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倡導個人和家庭積極參與,共同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 4.公平可及,共建共享。以保障全體老年人健康權益為出發點,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積極推動城鄉、區域老年健康服務均衡發展,確保老年健康服務公平可及,由全體老年人共享。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老年健康服務資源配置更加合理,綜合連續、覆蓋城鄉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基本建立,老年健康保障制度更加健全,老年人健康生活的社會環境更加友善,老年人健康需求得到更好滿足,老年人健康水平不斷提升,健康預期壽命不斷延長。 ——老年健康服務機構數量增加,服務能力大幅提升,相關學科專業建設不斷加強,服務隊伍更加壯大,服務內容更加豐富,老年人享有健康服務的可及性進一步提高。 ——居家社區機構健康服務協調推進,醫養結合服務供給不斷增加,供需均衡程度不斷提高,服務質量不斷提升,老年人健康生活質量持續改善。? ——醫療衛生機構適老化水平不斷提高,老年人看病就醫服務流程不斷優化,老年人就醫體驗不斷改善,有利于老年人“就近就便”就醫的環境基本建立。 ——老年健康保障機制不斷增強,科技和信息化支撐能力明顯提升,相關制度、標準、規范基本建立,老年健康產業有序發展,老年健康產品市場提質擴容。 表 主要指標
三、主要任務 (一)強化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主動健康能力 1.拓展老年健康教育內容。在全社會開展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樹立積極老齡觀。引導老年人將“維護機體功能,保持自主生活能力”作為健康目標,樹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強化“家庭是健康第一道關口”的觀念,促進老年人及其家庭踐行健康生活方式。普及營養膳食、運動健身、心理健康、疾病預防、、康復護理、生命教育、應急救助等老年健康知識,宣傳維護感官功能、運動功能和認知功能的預防措施,不斷提高老年人健康核心信息知曉率和健康素養水平。廣泛開展關愛失智老年人的社會宣傳與公共教育活動,提升公眾的失智預防和失智照護水平。普及智能技術知識和技能,提升老年人對健康信息的獲取、識別和使用能力。加強對老年健康政策、服務和產品的科普宣傳。(衛生健康委、教育部、體育總局、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形成多元化的老年健康教育服務供給格局。支持各類教育機構將老年健康教育納入課程內容。鼓勵開辦醫學專業的院校、醫療衛生機構等設置老年健康教育專屬陣地,面向老年人及家屬、照護者開設養生保健、照護技能培訓等課程。依托全國開放大學、老年教育機構、社區教育機構、老年協會、城鄉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文化體育場館等,提高城鄉老年健康教育服務覆蓋率。(衛生健康委、教育部、體育總局、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創新老年健康教育服務提供方式。組織開展全國老年健康宣傳周、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等主題宣傳活動。開發科普視頻,建設開放共享的數字化國家級老年健康教育科普資源庫。充分利用傳統媒體、短視頻、微信公眾號、微博、移動客戶端等多種方式和媒體媒介,傳播老年健康相關知識,宣傳老年健康達人典型案例。鼓勵各地探索可行模式,充分發揮老年人在老年健康教育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增強健康教育效果。(衛生健康委、教育部、廣電總局、體育總局、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完善身心健康并重的預防保健服務體系 4.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促進老年人健康的能力。建立綜合、連續、動態的老年人健康管理檔案,鼓勵各地整合老年人健康體檢信息,優化老年人健康體檢項目,提升健康評估和健康指導能力。推動地方積極開展老年健康與醫養結合服務。將失能、高齡、殘疾、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作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重點人群,拓展簽約服務內涵,提高服務質量。到2025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城鄉社區規范化健康管理服務率達到65%以上,65歲及以上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率達到75%以上。(衛生健康委、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5.完善老年人預防保健服務體系。依托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健全三級預防體系,構建慢性疾病綜合防治服務體系。加強老年人群高血壓、、冠心病等重點慢性病以及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篩查、干預、分類管理和健康指導。推動老年人高發惡性腫瘤早期篩查,加強癌癥早診早治。實施老年口腔健康行動,開展口腔健康知識宣傳和老年口腔健康公益活動。實施老年營養改善行動,制定老年人營養健康狀況評價指南,指導各地制定為老助餐機構營養健康相關標準,啟動老年人營養風險篩查試點。鼓勵各地開展老年人視覺、聽覺、骨骼健康管理服務。開展失能(智)預防與干預工作,減少、延緩老年人失能(智)發生。實施老年癡呆防治行動,制定《國家應對老年癡呆行動計劃》,推動老年人認知功能篩查干預試點工作,建立老年癡呆早篩查、早診斷、早干預的綜合防控機制。建立老年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加強老年艾滋病、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控。加快無障礙環境建設和住宅適老化改造。推動在老年人集中場所安裝自動體外(AED)。(衛生健康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6.開展老年人心理關愛服務。完善精神障礙類疾病早期預防及干預機制,擴大老年人心理關愛行動覆蓋范圍,針對抑郁、焦慮等老年人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開展心理健康狀況評估、早期識別和隨訪管理,為老年人特別是有特殊困難的老年人提供心理輔導、情緒紓解、悲傷撫慰等心理關懷服務。鼓勵設置心理學相關學科專業的院校、心理咨詢機構等開通老年人心理援助熱線,為老年人提供心理健康服務。加強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地區的基層社會心理服務平臺建設,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務能力,完善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務網絡。(衛生健康委、教育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